Page 86 - 《世界潮商》第47期
P. 86
商会包括行业协会,是市场经济的产物。现代社会,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商业社会,
商业活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可以说是无孔不入,无处不在。这就是为什
么商会成为世界各国各类团体中历史最久、数量最多、实力最强、影响最大的民间社团
的原因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,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,形成了三大社会主体:
以政府官员为代表、以政府组织为基础的国家公权力系统;以企业主为代表、以企业组
织为基础的创造财富的市场系统;以公民为代表、以社会民间组织为基础的公民社会系
统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新目标,对于商会
这个社会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的转型,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三中全会颁布的
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,要求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、深化
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进一步推动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化。在这个转型时期,商会在提高市
场经济运行效率和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。应该看到,政府管
理的转型,市场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,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,为中国商会的发
展创造了光明的前景。同时传统思想观念及相关体制,使得商会难以在短时期内改变观
念、改变运作思路和模式、系统地发挥其作用。因此,中国特色商会的建设如何在把握
发展大势的基础上,形成自己的特色,亟待在观念、体制和机制上进一步理清思路、明
确方向、把握重点、系统推进。
中国特色商会建设的历史新机遇
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,我国的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获得了空前的
发展,这是商会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。当然,这个过程,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在社
会舆论方面也存在着对民营企业家的一些偏见和误会。上世纪80年代初期,我们提到温
商,几乎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。后来,又认为温商只能从事低端制造业,卖打火机的、做
皮鞋服装的、制作眼镜的等等;再后来温商变成“炒家”,什么“温州炒房团”、“温州
炒煤团”,连大蒜也是温州人炒起高价来的。今天,上海人对温州商人的美特斯邦威服
装、报喜鸟西服、红蜻蜓鞋业纷纷”飞进”资本市场,就刮目相看了。当前,中国民营经
济和民营企业迎来了最美好的时刻。从经济贡献看,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
占中国企业总数中的90%以上,占到整个城镇就业的80%以上,工业增加值的70%以上,
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%,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;从社会贡献看,民营企业正成
为稳定就业的最主要支柱,90%以上的新增就业靠广义的民营企业,即非国企。中小民营
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雇佣者,鼓励中小民营企业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,是提升就业
的主要渠道;从经济结构看,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“混合所有制经济”的国企改革方
向,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,草根民企有了与国企同台竞争、“国民
共进”的双赢机会。这些政策效应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,金融、石油、电力、铁路、电
信、资源开发、公用事业等垄断领域正在松动,民营企业期待新一轮改革红利。
过去,我们政府对商会的态度,风趣地说叫作“封建家长制”,“包办婚姻”。一方
面鼓励你,要生儿育女,传宗接代,一方面还要限制你,要大家闺秀,门当户对。对应商
会,这种限制体现在一是职能限制,二是立法缺失,三是双重管理体制,四是对商会还
要课税。而如今,国家治理现代化强调在社会治理中权力向社会的回归,具体表现在三个
转变,一是社会治理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转变,二是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,三
是政府社会结构由“大政府,小社会”向“小政府,大社会”转变。我看到,温州经济研
究所所长李丁富研究员有个说法,温州的政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。在发展的第一阶段是
84